只辦實事的“王書記”
前村坪村,位于桑植縣城東南邊陲。山大溝深,地廣人稀,常年缺水。在溝溝岔岔的村道兩旁,零星住著400多戶人家。過去,村民主要經濟來源多數靠外出務工,是不折不扣的深度貧困村。
2016年底,根據張家界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安排,剛從部隊轉業的王波被選派到前村坪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如何改變村里的貧窮面貌,實現整村脫貧,這是最大的難題,也是王波最操心的事。
沒想到,王波在村里辦的第一件事就辦到了村民的心坎里,得了民心。
如今,前村坪村有5個取水點,建成200立方米的蓄水池5個,通過自來水管道,水被送到了每家每戶院子里、灶臺邊。
“為了找水,沒少流淚?!?/strong>
“你要把吃水這事解決了,我們全村人都謝謝你?!毕肫鹋c村民第一次打照面的情景,王波記憶猶新,獨特的地質結構使前村坪村存不住水。天旱的時候,村民們常??钢鈸?,走七八里山路挑水。
“要實現脫貧,第一步就是要幫村民找到水?!蓖醪ㄏ騿挝粎R報后,得到了領導的全力支持?!安幌Т鷥r,一定要給鄉親們找到水源?!?
恰是冬天,王波與探測團隊、村干部等人冒著寒風,在被白雪覆蓋的大山里開始了第一次尋找水源工作。
“這里地質條件極為復雜,含水層極少,施工難度極大,找水極端困難?!币磺袆倓傞_始,探測隊員的幾個“極”潑了王波一頭冷水,但他并未氣餒。
帶著一絲倔強,王波一頭扎進深林里,想要找到水的步伐越走越急?!盀榱诉@個水,沒少流淚?!蓖醪ǖ男那槲逦蛾愲s,一方面是地理條件不利找水太難,另一方面是自己許下的“一定要找到水源”的承諾。
幾天時間下來,王波和探測團隊幾乎把村里所有溝溝坎坎能存住水的地方都走了個遍。山中野草叢生,溝壑縱橫,大家在大冷天里,靠雙腳走出了一條條路,常常被荊棘扎傷。
幸運的是,水源找到了。王波說,當時帶著這個好消息下山時,已是晚上八點,天已經黑透。
“飯菜都給他們熱了7次,就不見他們回來吃飯?!碑斕?,村里的向大姐家殺了年豬,特意邀請了“找水小分隊”一起吃晚飯,但約好的時間一改再改,飯菜一熱再熱。當在門口聽到飲水問題可以解決了的消息時,向大姐忍不住哭了起來,“你又不是我們村的人,這么拼干什么呢?”
面對向大姐的“責怪”,王波更加堅定了要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的信念。在之后的工作中,經過多次尋找水源與實地勘察,最終在全村確定了5個取水點,建成200立方米的蓄水池5個,通過自來水管道,水被送到了每家每戶院子里、灶臺邊。前村坪村,終于不為吃水發愁了。
前村坪村每家每戶種植紫薯。
“要讓老百姓看到發展的希望?!?/strong>
水潤萬物,有了水,就有了生機和希望。找到水后,王波開始規劃村子的脫貧路線。
俗話說,靠山吃山。在經過近半年調研、考察和評估后,王波和村“兩委”決定立足實際,以獎補政策鼓勵村民發展木瓜、紫薯、豬、雞等種養植業。
貧困戶谷發濃以前住的房子。
通過危房改造政策,谷發濃一家住上了新房子,并于2018年摘掉貧困帽子被評為全縣的“脫貧之星”。
嘗到了產業發展的甜頭,群眾發展產業熱情也高漲起來。2017年,貧困戶谷發濃向王波提出了養雞的想法,王波馬上送她到外地學習養殖技術,還幫助申請了5萬元的扶貧貼息貸款。養雞場建起來了,谷發濃起早貪黑,精心喂養,當年就出售2000多只雞。王波還鼓勵谷發濃發展種植,谷發濃在屋前屋后栽了4000多株木瓜和600多株桃樹,果子成熟的季節,不少人專程趕來谷發濃家吃土雞、摘果子。
得益于村里對產業發展的扶持,谷發濃實現每年有5萬元的收入,2018年摘掉貧困帽子被評為全縣的“脫貧之星”,
先富帶后富,拓寬扶貧路。僅2018年,前村坪村就有11名貧困戶帶頭發展林下養殖和烤煙種植;有6名外出務工人員回村創業,先后在村里建起了第一家客棧、第一家農家樂、第一家茶室和第一家商店;通過電商平臺,村民們的農產品不僅在張家界本地暢銷,還走俏廣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
今年,王波開始了甜玉米試種計劃。他說,如果果子結的好,就大面積推廣種植。
“要讓老百姓看到發展的希望?!爆F在,說起村里的“家底”,王波如數家珍:村里種植木瓜700畝;雪蓮果近300畝;東北土豆100畝……今年,王波又開始了甜玉米試種計劃?!叭绻咏Y的好,就大面積推廣種植?!彼χf道,這樣又能給老百姓帶來收益。
如今,只要走進前村坪村,提起“王書記”,很多村民都豎起大拇指夸道:“他來到這里,是真心為老百姓辦實事的?!?
目前,前村坪村108戶389人名建檔立卡戶全部脫貧。放眼遠觀,村里條條都是水泥路,家家都是新房子……前村坪村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脫貧攻堅“樣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