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鐵夫:堅定不移推進清廉建設 齊心協力優化發展環境
編者按:為深入推進清廉張家界建設,展示各地各部門生動實踐和探索創新,傳遞正風肅紀反腐強音,張家界市紀委監委聯合紅網、張家界日報等媒體,開辟“清廉建設大家談”專欄,邀請有關代表圍繞清廉張家界建設主題,談認識、講做法、曬實效、話打算,供交流借鑒。敬請關注。
堅定不移推進清廉建設 齊心協力優化發展環境
慈利縣委書記 侯鐵夫
自清廉張家界建設啟動以來,慈利縣堅持把清廉建設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創新建立“溇澧同心”微信群平臺和村級財務管理“象市模式”,扎實開展“宣廉輕騎兵,唱廉送清風”活動,以有力監督推動有效治理,在清廉慈利建設中取得了初步成效、積累了可循經驗,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慈利提供了堅強的紀律保障。
一、把監督體系作為清廉建設的根本。我縣按照縣第13次黨代會確定的“7656”總體思路,著力健全高效監督體系,不斷增強監督治理效能。其中,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意見》和省紀委監委“一把手”監督“十必嚴”要求,結合慈利縣實際制定具體措施。認真執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推進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察監督相銜接,促進黨內監督與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的有機貫通、相互協調,并將清廉慈利建設情況納入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始終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扎緊防治腐敗的制度籠子,構筑拒腐防變的思想堤壩,讓黨員干部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覺悟而“不想”。
二、把正風肅紀作為清廉建設的保障。我縣精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努力在“第一種形態”上下功夫。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鞏固省委“約法三章”成果,緊盯違規收送紅包禮金、公款吃喝、快遞送禮等問題,加大查處問責和通報曝光力度。強化對公職人員的動態監督,規范和約束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言行。堅持勤儉理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緊盯教育醫療、控違治違等重點民生領域,嚴肅查處截留挪用、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等違法違紀行為,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氛圍。
三、把親清政商作為清廉建設的動力。我縣嚴格落實黨政機關與企業聯系幫扶機制,全面推進涉企政策公開公示,積極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持續加強政務誠信體系建設,整治變相加重企業負擔、違約毀約侵犯企業合法權益問題。強化招投標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維護市場良好秩序。聚焦審批監管、資源開發、金融信貸、大宗采購、土地出讓以及國有資產管理等方面的腐敗問題,嚴懲治、強震懾。加大領導干部親屬違規經商辦企業清理力度,從嚴查處“提籃子”“打牌子”等違紀違法行為。
四、把環境優化作為清廉建設的目標。我縣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搭建投資項目聯合審批平臺,不斷提高建設項目審批效率??v深推進“最多跑一次”“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將標準化的理念融入政府治理和服務全鏈條。建立投訴舉報機制,設立優化營商環境投訴舉報受理平臺,積極回應企業和群眾的關切。對營商環境開展專項巡察,實行“末位約談”,堅決查處破壞營商環境的行為,定期公開曝光影響營商環境典型案例。
五、把文化元素作為清廉建設的特色。我縣按照《深入推進清廉慈利建設實施方案》,精心選取17個單位作為清廉慈利建設示范點,著力培樹縣檔案館、零陽鎮一完小、零溪鎮政府便民服務大廳、通津鋪衛生院等樣本。將紅色廉政元素融入清廉建設全過程,重點打造漁浦書院、袁任遠故居、蘇維埃溪口區政府舊址、陳能寬科學家故居、象鼻嘴村部等7個廉潔文化基地。持續開展“宣廉輕騎兵,唱廉送清風”“家庭助廉‘五個一’”等系列活動,動員全縣上下守清廉、講清廉、揚清廉,讓清廉之風吹進千家萬戶,形成全社會崇廉倡廉促廉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