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文明網 〉首頁 > 人文張家界 > 文化遺產
慈利縣舉行首屆打硪運動會
紅網張家界站 2019-06-17 14:55:23 閱讀:
比賽現場
抬硪比賽
飛硪比賽
頒獎現場
紅網時刻張家界6月15日訊 (通訊員 卓少民)6月13日,慈利縣高峰土家族鄉茅庵水庫上空彩旗飄飄,打硪號聲嘹亮。張家界養老協會代表隊、張家界老唐三下鍋代表隊、中國銀行慈利支行代表隊、高峰土家族鄉代表隊等來自張家界市不同單位與部門的7支打硪代表隊及近3000名群眾聚集在這里,秉承“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宗旨參加慈利縣首屆打硪運動會。
“修水利呀都出力呀吆吔嗬,打硪呀吆吔嗬……”“自律準則常宣傳,不犯錯誤有臉面……廉政建設抓得緊,干部群眾都太平……”,打硪運動會上,7支代表隊唱著自編的打硪歌,參加了抬硪、飛硪兩種不同類型打硪方式比賽,展現了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團結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
“這些號子都是代表隊根據打硪的韻律自編自導,有的再現了過去五、六十年代國家興修水利的勞動場景,有的則是將廉政建設內容與生產生活、生態旅游、歷史文化等元素融合,讓黨員干部、群眾、客人在田間勞作、休閑健身等活動中體會到打硪文化帶來的身心愉悅,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很好的廉政教育”。在比賽過程中,負責打硪文化推廣的負責人向觀眾熱情介紹道。
據了解:茅庵打硪號子又稱打硪歌,是挑臺基、筑堤壩時唱的一種民歌,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隨著慈利全域旅游不斷發展,現在作為張家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打硪”號子內容已涵蓋人們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有號子酒令、號子戲、號子舞、號子圍鼓等多種號子藝術,表演形式亦多種多樣,有號子對唱、群唱、男女對唱等,為拓展鄉村戶外旅游,助推地域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編輯: admin周
相關新聞
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