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區茅巖河鎮:“莓茶白”變成“搖錢樹” 換來“茶農悅色”
紅網時刻張家界10月12日訊(通訊員 易佳)寒露已至,在永定區茅巖河鎮大米界千畝莓茶園,茶農正在加緊采摘今年最后一批莓茶鮮葉?!斑@幾天下雨,氣溫適宜,沒有旱死的莓茶又長出了新葉?!贝竺捉绱逯膊蛔越?,他又說道,“今年莓茶價格好,供不應求,村里壓了大量訂單,茶商已多次催促我們供茶?!?
此時,整個茅巖河鎮的茶農都在搶抓農時采摘晚茶,一片繁忙景象,采摘“貴如金”的最后一批“寒露莓茶”。經過篩選、殺青、發酵、烘干……一系列工序,綠油油的莓茶尖變身白如雪的絲狀莓茶。茅巖河鎮的莓茶變成“搖錢樹”,“綠葉子”變身“金葉子”,鼓了茶農腰包,他們露出幸福的笑容,“莓茶白”換來了“茶農悅色”。
“莓茶上附著厚厚的白色黃酮,能殺菌抗炎、清熱解毒、鎮痛消腫、潤喉止咳、提高人體免疫力?!陛柚更S宏全先生介紹到。如今人們生活越來越美好,更加追求身體健康,張家界莓茶也得到大眾認可,成為“搶手貨”,今年甚至還出現“一茶難求”,成了消費者眼中的“香餑餑”。
莓茶不同于其他茶,與春夏茶相比,寒露莓茶略勝一籌。經過夏季漫長的日曬,莓茶得到很好生長,芽尖黃酮含量達到最高值,此時采摘加工的莓茶品質最優、價格最好。在大米界莓茶加工廠車間內,機聲隆隆,茶香四溢,一籃籃雪白的莓茶新鮮出爐,工人們忙著打包裝袋,經消殺后上車運往各地銷售。
以茶興鎮,以茶富民,以茶悅農。茅巖河鎮作為張家界莓茶的原產地、主產區,全鎮種植莓茶2.8萬畝,共有61家市場主體在鎮內開展莓茶種植、研發、加工、銷售。茅巖河莓茶已是莓茶產業的金字招牌,“大米界雪茶”“土家貢”“神堂莓”“一尖莓”已成為張家界莓茶的知名品牌。茅巖河鎮莓茶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現已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茶農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從扦插管護到采摘加工,從明前茶到寒露茶,莓茶產業有著持續大半年的務工周期和多環節的務工需求,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不僅實現鎮內留守人員充分就業,而且還吸引張家界市城區周邊及永順縣、桑植縣鄰近群眾包車來務工采茶。今年旱情雖對莓茶鮮葉產量有所影響,但高溫天氣有利于莓茶加工,有助于鮮葉風干,莓茶價格較往年翻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