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坪白族鄉:長征出發地 開出民族團結花
張家界日報·掌上張家界訊(通訊員 陳嘉康)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七百多年前的宋元之際,桑植白族先民自云南大理輾轉遷徙而來,“溯長江,渡洞庭,漫津澧,落慈邑”,來到大庸青堰和桑植馬合口,見民風淳樸,于是樂其風土,結廬躬耕,在這里繁衍生息。劉家坪白族鄉是桑植縣七個白族鄉之一,總人口的95%為白族。
走進劉家坪,兩座白族照壁為主體的長征街車水馬龍、熙熙攘攘,“門口掛盞燈”路燈屹立路邊、照亮前路。九子鞭、杖鼓舞、擺手舞、三道茶......在劉家坪,煥然一新的集鎮風貌與草木葳蕤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儼然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
這是生活在劉家坪的各族兒女沐浴在黨恩下感恩奮進的發展成果,更是以“一館一校一路一基地”工作為載體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與鄉村振興喜結的碩果。生活在劉家坪這塊紅色沃土上的白、漢、土家、苗、壯、侗、瑤、回、彝、布依族等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共建共享,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彼此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形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命運共同體。
近年來,該鄉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在成功創建成為湖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鄉鎮的基礎上,正在全力創建國家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鄉鎮。省民委支持資金150萬元,縣委縣政府支持資金800萬元,民族團結進步展示館、白族風貌改造、集鎮提質等各項創建工作有序推進,煙葉產業穩步發展,莓茶產業步入正軌;紅色文化體驗園、郁水治理、長征步道等項目加快推進,中央彩票公益金項目、集鎮雨污分流、雙溪橋古村落保護、風貌改造等項目建成使用,新陽村鄉村振興示范點初步成型,鄉容鄉貌持續改觀......
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旅游”的工作模式,以“一碑一館”為中心,充分打好紅二六方面軍長征出發地這張“王牌”。圍繞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紀念碑和紀念館,講好劉家坪故事,豐富紅色旅游內涵,促進長征精神傳承。展示了“一個導游員就是一個民族團結宣講員”“一個景區點就是展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果的平臺”,每天讓游客在自然舒適的旅游體驗中接受民族團結知識教育,進一步增強中華文化認同。
一潭潭民族文化匯聚的幸福之泉源源不絕,彩色的劉家坪,包含了所有顏色的光,融合了各族群眾的笑,讓民族文化升華為發展引擎,讓紅色基因蝶變為發展基因,攜手各族群眾邁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未來。
下一步,全鄉各族干部群眾將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凝心聚力,守望相助,團結奮進,努力在推進新時代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全力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鄉鎮,全面建設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美好家園。